老年教育的认识溯源、内涵解构及研究省思
陈晓雨;发挥教育功效推动实现积极老龄化是当今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中如何认识“老年人”与“老年教育”的问题尤为基础和关键。从人的主体性出发,系统溯源古今老年认识的流变、解构中外老年教育的内涵、并省思老年教育的研究进展,发现当今“老年”的价值认识被重构,“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生命质量提升、教育系统完善乃至老龄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进一步被重视,未来则需要在老年教育本质澄明、老年教育基本理论拓展、老年教育政策研究深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将理论贡献转化为优化老龄社会治理的实践动能。
裴斯泰洛齐和晏阳初农村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唐金武;毕淑敏;张庭辉;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作为影响世界的平民教育家,两者在中西教育史上都致力于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裴斯泰洛齐农村职业教育目标是“拯救农村,教育农民”,依托新庄实验等,通过要素教育理论,实施劳动教育、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等;晏阳初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则是“民族再造”“培育新民”,依托平教会、学校、同学会等组织,通过“三种方式”,实施“四大教育”。通过对裴斯泰洛齐与晏阳初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得知两者在理论来源、教育目的、教育实验、教育路径等方面具有耦合性与差异性,并对其具体分析,从而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供现实启示。
Deepseek时代开放教育生态的重构与创新
王军锋;张小永;韩泉叶;蔡林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Deepseek等智能体正逐步改变着传统教育的面貌。在探讨Deepseek平台的基本功能与特点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开放教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主体的重建、学习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教育评价的变革等维度详细阐述了Deepseek时代开放教育生态的重构与创新,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共同促进开放教育的快速发展。
数智化赋能开放大学专业转型发展:耦合机理、具象表征和实践路径
杨英;研究通过剖析数智化与开放大学的耦合机理揭示数智化与开放大学专业转型深度融合的基础前提和内在逻辑,通过分析数智化专业的具体表征明晰数智化赋能开放大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具体成果,并针对实现开放大学专业数智化转型的具体措施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实践路径:以数智化为核心驱动力,加强理念引导,提升战略引领,加快改革创新,加深技术融合,实现精准服务,推动专业转型发展不断深化与升级。
安康市开放教育体系教师信息化能力和素养提升的调查研究
王敏;刘晓乐;李焕均;王建安;李云霞;进入新时代,开放教育面临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快提升市县级办学体系教师信息化综合能力和素养,是推动开放大学综合改革和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对安康市开放教育体系教师信息化能力和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当地专兼职教师在教学理念、技术应用、教学协作和专业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优化实践教研模式、完善激励评价考核机制和提高教务教学质量四个方面,提出开放教育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措施。